NGO缺人?!
我首先想到,这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个伪命题?
————————————————————————
不需要的不为缺,寻根溯源,NGO需要什么样的人?
————————————————————————
NGO缺少领军人物?
中国NGO已经经历了第一个成长期,老一辈领军人物面临退役,新一辈还没有成长起来,我们家老大为这事愁了好几年了,对外招聘,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在内培养,现在还没有一个得到大家共同认可的人。
云南一家很有名气的NGO,对外招聘CEO,一些在公司管理方面成绩卓越的人兴奋的加入进来,结果1个1个月后辞职,1个2个月后辞职,最长的任满2年,也是黯然辞职。他们的秘书长现决定,还是从内部培养吧。
去年见到《中国发展简报》的高扬,他也谈到自己准备回国,也在为接班人的问题而苦恼。
早期成长起来的一批NGO,现在都面临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现在的“孵化器”项目越来越多,不知道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NGO缺少专业人士?
对NGO有一种说法,一个杰出的人带领一群平庸的人在做事情。
我一个同事说,我们这些做社区项目的,都不是专业出身,做小额信贷的不懂金融,做社区的对发展一知半解,做咨询服务的对社工理念的理解似是而非。
NGO缺少富有使命感的人?
NGO对外招聘CEO和专业人士的时候,往往就面临这个问题。同时,公众对公益、慈善、志愿的参与热情也逐渐上升,但是一旦选择,还是会面临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参与公益、慈善、志愿的人越来越多,但NGO还是觉的后备力量难以保证的原因。
…………
————————————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NGO?
————————————
缺少敢于对社会不公现象发声的NGO?
我们家老头子经常说,现在的NGO,对一些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深圳妓女游街事件,很多关注此领域的机构集体失语。
缺少富有使命感的NGO?
一些机构发展过程中,逐渐官僚化,附庸化,利益化,他们变的更加关心自己的名望,和基金会的关系,自己机构的发展,而不是自己向世界承诺的——使命。
缺少富有联盟意识的NGO?
NGO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我不得不说,非常之弱。其实很多机构关注的领域、使命都很相近,很多事情上,互相了解一下,顶一顶,或者联合做点事情,应该是想当然的事情。可以现实中,大家都偏安一偶,各自为政,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不关心大环境。
缺少管理规范化的NGO?
NGO的发家大都是由一个杰出的人挑头的,这往往容易形成NGO家长制的管理作风,虽然有了民主程序,但是1则程序可能只是个样子,规则未必完善;2则家长的强势往往能架空程序。
议事程序上,大家对议事往往没有什么程序,凭个人的影响力,机构思维导向等因素决定一个议题的生或死。
人员管理上,没有一套明确的考评办法,人际关系,个人感觉因素影响相当大。
缺少关注公众的NGO?
只关心自己的项目
缺少富有自省精神的NGO?
…………
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定是没搞清楚原因。
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的讨论能带给我一些启示。
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大家挑自己感兴趣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