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GO,从激情到专业 |
作者:农林凯歌 |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中国改革 ,
2008/12/16 22:44:49 点击3633次 |
|
NGO参与救灾,已经一个多月了。
悲伤的眼泪慢慢拭去,不屈的勇气重新凝聚。当乡村医生代替穿着防化服的士兵喷洒药剂,当堰塞湖警报解除,受威胁的民众返回故园时,我们都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重建。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之后,行政系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轨道。所有我们想得到的的方方面面,政府的力量都开始全面接管。23日,在列车上召开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次会议,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将在三个月内完成规划。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了政府在重建中的种种细节。审计署介入救灾行动的各个方面,以高度的透明和快捷通报发现的每个违规事件。共青团中央将与公安部等13个部委联合启动"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把志愿服务与国家救援体系相结合,初步建立志愿者服务应急救援体系。
政府高效、快捷而全面的行动,赢得了公众的一致好评。然而,也给我们的社会组织带来了难题:在资源充分,规范完善而行动能力强大的政府面前,我们能做什么?
在这一个星期里,北京,成都,西安,昆明……我们看到了各地的组织和组织联合都在开讨论会,大家都在讨论着同一个问题。从各个会议的会议记录中,我们看到大家的答案,不约而同选择了两个字:专业。
什么是专业?聚爱联合义工小组总结了如何搭建大棚屋,细致得像一本木工手册。陕西妇研会强调灾民自救,研究让灾民自已参与,共同建立集体居住场所。多背一公斤在灾区已经建立了两所帐篷图书馆,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已经学会自己管理图书馆。梁漱溟乡建中心和友诚基金会利用当地的志愿者和劳动力资源,正在把原来只靠政府往下推的项目,变成当地民众自己参与的工作……
专业,是NGO威力的来源。在救灾开始阶段的激情,虽然NGO的工作非常感人,但是我们的力量,毕竟十分的渺小。然而,在灾后重建阶段,NGO却可以显示出他们专业的威力来。没有人做大棚的搭建手册?那我写。没有人做图书馆的志愿者制度?那我做。没有人深入群众来协调补助款发放中的矛盾?那我来。政府总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工作都完成的。他们负责大的框架,大的资源的调配。而细节,需要我们来完成。
去找到适合我们的专业方向吧,不管是安慰一个孩子还是建立一个医疗点。越专越好,越细越好,让每一个志愿者都能找到他的方向。告诉那些满腹怀疑的人,我们不是乌合之众,我们有别人没有的耐心和细致。我们能做好那些看似琐细的事,而这些工作,可能和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组织救灾观察》电子简报小组
|
|
|
|
|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