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深圳很早,没吃过什么苦,比如租房、搬家、炒鱿鱼。
2001年3、4月份开始对网络厌倦了,之前可是QQ迷,我想我现时的打字速度应该是当时练出来的。在网上百无聊赖之时偶然认识了老亨,一天在电话里他淡淡的说,目前正在筹备一个讨论深圳问题的网站,希望我有时间帮他看看,并提点建议。2001年5月的时候我不经意的浏览最初的网页,上面几乎就老亨一个人忙活,转贴不少据他说非常有价值的文章在上面,点击率多在个位数,注册会员也只有十几个,老亨一个人,就注册了5、6个会员名,哈哈!我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是觉得网站深圳信息不少,分类明晰,这个人有点学究气息,在深圳少见。这好像在一个热闹而忙碌的市井,突然看见一个摇头晃脑正在朗声阅读之乎者也的私塾先生(之后,我居然听到了老亨偶然兴起大声朗读朱碧的《不可理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几乎映证我的感觉,这是后话), 有点滑稽,确实不可理喻。因为这之前不久我刚认识一位可以连续不断和我讲他的创业史发家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圳新贵,我唏嘘不已,似乎从他第一桶金的故事里我已经厘清了在深圳前行的思路......半路突然又认识了这么一个小“老头” ,却喜欢默默地在他繁华都市的农庄里精耕细作。
熟悉之后,慢慢听他说看好深圳,因为看好而在毕业之后选择深圳。站在这片土地,这个农村的孩子,尝到了依靠自己努力而有所收获的喜悦,考公务员,是第一名,也就真的成了政府部门的人。当初的深圳就是这样,确实英雄不问出处,他一直可以昂着头做人。关于网站,他低调的说是一个业余爱好,喜欢深圳,就喜欢收集整理并研究有关它的一切,他说这是一个切入口,潜心研究会有成果的。我却一味地说上海好,因为它的精致、历史沉淀的印记及当今国际化的城市形象符合我对大城市生活的梦想,97年第一次去上海,在外滩、大世界感受30年代上海滩纸醉金迷的幻象,去了数十次甚至生活了几个月之后,我依然对那个城市的雍容华贵艳羡不已。而他说了很多年轻深圳的优势,对我这个虽然在深圳生活多年,却从来不去了解它的人来说,未免有点对牛弹琴。不过,之后还是受其影响,静下心来慢慢翻看那些贴子,史海勾沉——“深圳特区建立的来龙去脉”、“杀出一条血路来”、蛇口风波录、任仲夷/袁庚说深圳、小平画像等慢慢在心中演绎成今天的深圳,通过Interhoo我想我是在读城,读深圳。
当时老亨对我并且在后来的贴子里说过“这当中我最满意的是‘深圳感悟’中的200篇文章。不能说这200篇文章每篇都是佳作,但是我敢说:谁如果没有读过或者读不懂这些文章,谁就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深圳、理解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三千年来之一大变局”!不错,这200篇文章可能是粗糙的,是仓促之间一挥而就来不及精雕细琢以至于错漏甚多难登大雅之堂的,但是这些文章大多数不做作、不矫情、不粉饰。不仅如此,这些文章是作者们深圳生活感悟的真实写照:投奔深圳的心路历程、欲理还乱的乡愁情恨、墨守成规的得与失、独立谋生的苦与乐、租房子的心得、找工作的体会、与老板相处的微妙、与同事竞争的心机、焕然一新的事业观、猛然顿悟的人生哲学......深圳是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大变革时代的反差与对比折射在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心绪里,缠缠扰扰,久萦于怀,一旦吐而为文,谴词造句纵有纰漏,真情实感千金不易。”
当时几位虎友,看到那么多好文章却寥寥可数的点击数,想着不能辜负了老亨的良苦用心,这是解读深圳的一个好平台,一定要让它出彩。便四面出击,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特别是有关深圳的论坛转贴老亨和其他虎友的精彩贴子,并加上因特虎链接,还引起一些颇不以为然的网友的微辞:做广告啊?!我和hy是这里面的热心公益者、摇旗呐喊者。Hy这个好网友,当初和老亨惺惺相惜,有着特别的默契,如今已经踏上异国他乡、归隐江湖。老亨应时而作的数篇文章(“为深圳媒体辩护!”、“中国的体育之路”等),在新浪、深圳热线、深圳之窗都是属于热门贴子,点击率居高不下。朱碧也在她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中,提到因特虎。这些文章还是吸引了众多眼球到这边一看究竟,一些网友来过之后,热闹之后,也就走了,因为这里不是灌水的地方,稍微年轻一些,或不能潜下心思考的人不喜欢这样的地方,说它拘谨,不能任人发挥,怕说错话。这样来来去去,大浪淘沙,也沉淀出一批优秀的虎友。例如在城市竞争论中刀光剑影的dd、baoyue、死心乐等。老亨说,今年底虎坛发展到150位会员悉心讨论就可以了。
后来我做了“事关深圳”的版主,说是版主,其实挂衔而已,我只是喜欢不着边际转一些自认为不错的宏观叙事,方方面面不妨碍深圳的话题,也确实与深圳相关,经常去这些地方如——不寐论坛、中评要目、中青论坛、新雨丝、思想评论、凤凰网、新周刊、南风窗、深圳热线、南方网等,真正自己的原创却是少之又少。时常在虎坛上潜水,欣赏虎友们的贴子,或字字珠玑、娓娓道来,或唇枪舌剑、激扬文字。我常常自叹不如,也不时击节赞叹。
2002年11月的一个晚上,我在上海的宾馆,老亨打来电话,语气低沉地说,因特虎可能要停一段,明天我要到有关部门问明情况,……原来是某会期间,当局里对网络论坛极为敏感,要求加强自我管理,经常性备案,并只能在特定时间开放。老亨一想,太麻烦,就决定暂停下来。当时我猜想,作论坛一直比较谨慎、低调而且封闭的老亨,心里一定很难受。
2003年5月,以全新形象再次开放的因特虎迎来了它的收获期,虎坛有了越来越多独具个人魅力的虎友如:老亨、老特、金心异、我为伊狂、dd、gugudoo、江南、dingding、莲花山下、龙袖、jxwwm、雪山飞狐、雪乃克等等(个人偏好,还喜欢早期的goofy、扬州雅痞、朱碧等)。因特虎的深圳话题吸引了众多思考深圳前途自身命运的人、搜集深圳信息的人甚至媒体的关注。虎坛注册会员大幅增加,发帖也越来越深刻耐看,对外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强。这群所谓的深圳主义者似乎成了深圳民间声音的代表(去年夏天,国务院7人小组低调入深考察,邀请虎坛“三剑客”座谈可见一斑)。众虎友正联手让它在舆论更加开明的今天绽放更加迷人的色彩,这是个交流信息、碰撞思想、创造价值和相互关爱的平台。
老亨一直认为我善于在各大论坛里网罗高手(还有老亨把我在其它论坛里转贴文章而吸引到网友也算成我慧眼独具),为因特虎增色不少。每每虎友聚会,总不忘了把我拉出来,热情地向诸位虎友介绍:这是Interhoo的资深虎友,Celine,元老级的会员!事关深圳的版主,呵呵!——我总是尴尬的回应:噢,名誉版主,名誉版主!
新年来临之际,我想说一声:因特虎,一路走好......
Celine
200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