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十一点我从楼道出去买泡面时,遇上两个夜归的女孩:风尘仆仆,神色倦怠。透过昏黄的灯光,好像能看到外套上的寒意。不用说,这又是两个刚下班的北漂了。这么晚回来,公交劳顿,估计累坏了吧……呵呵,好像有点怜香惜玉的感觉,不过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别人看到的都是成功之后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但人家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大家都知道盖茨与杨致远大学退学出来创业一举成名,殊不知,这地球上大学没读完出来创业的人太多了,但成功了的也就这么俩人。
每当看到这种场景,我就会问自己:我们这群北漂的孩子,每天这样辛酸疲惫地坚持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呀,我们图什么呢?如果长远的眼光来说,每个人最终的终果不都是一样的吗?就说那俩女孩吧,是为了卧薪尝胆,十年一剑,等到有朝一日变为张茵、张璨吗?不知道。
每年回到家乡,也许大多数人跟我的感受相似,家乡的父老都会说这孩子在北京工作呢,首都啊,好地方啊,大有前途呀。殊不知,漂在这座北京城的上千万外来人口中,到头来有多少志得意得,满载而归的?不清楚,也许不多吧。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远千里,辗转到此,吃得寒酸,住得辛苦,每天穿得灰蒙蒙一团,挤着小公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年底带着不多的钱,爬上了春运的火车。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有可能境遇好点的人,把火车换成了航班,或者把航班换成了自驾车。但我还是想问,最终图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人生嘛,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就像张璨说的:生命因挫折而精彩。但在回过头来看看,任何一个人成功,别人看到的都是他们成功之后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这不还是在看结果吗?呵呵,套用一下张璨的话:生活因矛盾而快乐。
故乡的空气多清透呀,小时候外婆每天早上带着我去市场上买的肉和豆腐香极了,我还经常吵着要外婆给我买一个两毛五分钱的糖包子。想念和儿时伙伴一起在田里抓老鼠时的刺激,想念读初中时暗恋同班一个女生时的感觉。想念读高中时与同学下了晚自习还爬墙出去玩网游时的叛逆。想念学电脑时与同学在网吧一夜就能在网上赚当时对我们来说嗷嗷多人民币时的小成就。呵呵,故乡还没压力,凭着小文凭,谋个小差使,拿个小工资,娶个小老婆,打个小麻将,每天逛小街,吃小菜,花不了几个钱,还能上侍奉老人,下领小孩看露天小电影儿,呵呵,作为80后,好像父辈们的生活才是如此。有时候真羡慕父亲的生活。幸运的是我们没有遇到父辈们遇到的那不知饿死多少人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有那现在只有在伤痕文学作品中才能感受到的"十年动乱",人生不就这么一回事吗?糖包子、刺激、感觉、叛逆、小成就早已埋没在这北漂的黄昏当中了,等明白过来时,却发现青春的火车票早已落在了关于“北漂”的昏黄回忆中。。。悔吗?也许悔,也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