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的创业板即将启动,这是深圳金融业迅猛发展的绝好机会。但沿袭传统的金融发展思路恐难以奏效,应在金融体制改革上下大功夫,拿出大手笔及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瞄准海外活跃的资金市场和国内巨大的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突破目前僵硬的金融管理体制,通过深港体制互补的优势,利用深圳河套地域独特的深港双体制条件,打造带有创新和实验性质的金融枢纽平台和新资本市场。那么,深圳应该如何走出自己的金融产业发展道路,使之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开放与活跃的金融格局,再一次发挥深圳金融体制改革的窗口和示范作用呢?
深圳目前应该借助启动创业板的良好势头,利用比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缘优势,建立具有强大资金集散和调节功能的“深圳金融特区”。可在深圳市内特定地段划出一块区域建金融特区,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办法,实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扶持、管理政策。金融特区应争取承担国家一系列金融改革实验,继续发挥和放大深圳经济特区的金融窗口和实验作用,突破僵化的金融管理体制,着重引入和疏导民间的巨大资金流和海外合法资金,通过政府和机构的调节作用,解决拟在创业板上市企业和符合产业导向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特区内可设立金融创业园,吸引海内外重量级的投融资机构入驻,扶持本土的PE投资、创业投资、资金融通、担保企业,利用金融杠杆促进深圳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其一,有效利用双体制政策,推进实体性的深港合作,建立特区中的金融特区。
深圳邻港的河套区域是不可多得的双体制“飞地”,在河套区域可以通过深港合作,划出一块地段,由双方共建“深圳金融特区”。特区设置相对独立的管委会,引进香港有效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人才,实行深港联席主任制。
金融特区要在金融管理制度和政策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使之逐步与世界各国的金融中心的体制接轨。特别是在资金的自由汇兑上放宽管理尺度,在资本交易的税收上实施更优惠的政策。特区内可允许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设点并自由进行证券交易,允许世界各大银行设点并自由进行货币交易和开展其他金融业务。从而取代数量巨大的地下钱庄和管道的非法金融行为,理顺金融秩序。
金融特区的建立不是要再造一个香港金融区,而是要为中国内地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实验基地,为内地和深圳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提供融资需求,为深圳创业板的开启提供多方位的资金市场,也为香港的金融市场提供活跃的资金来源和合法管道。
金融特区的“特”,要体现在深港两地体制的深度融合,深港两地资源的高度互补,深港两地市场的宽度对接。
其二,吸纳和扶持投融资机构,建立创新型金融中心。
随着证券市场的活跃和上市企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投融资机构相继成立、日渐扩大,他们背后是不可估量的海外资本和民间资金。目前,深圳本土的风投、创投、担保、融资服务机构也日益壮大。随着《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各类私募基金也逐渐浮出水面。这股活跃的资金实力日益左右着资金市场,不可轻视。金融特区内应专门为之设置一处金融创业园,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它们入园驻扎。
这类投融资服务机构通过吸纳海内外热钱,主要投资服务于创业、成长型的高科技、环保、能源等符合产业导向的实业,是一种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资本力量,设立金融特区和金融创业园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要研究和激活这批新兴的资本力量,发掘和利用他们背后巨大的海内外金融资源,重视和培育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多管道,这是建立创新型金融中心的重大课题。
其三,研究和实施金融体制的创新,开创深圳开放、活跃的金融格局。
理顺税制:目前各类投融资企业大多采用合伙人制。他们适宜的税种应该是资本所得税。但现在税收征缴适用较乱,有的按一般企业所得税征缴,税率在20%左右,有的按个体工商业对待,税率高达45%.金融特区内应该考虑创投、风投机构的高风险率,明确制订统一、优惠的税收政策,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
激活外资、民间资本:金融特区要形成外资、民间资本的资金洼地,而不要争抢国有金融资本。应制订政策鼓励外资,民间资本参股PE、VC,定向投资于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按行业要求锁定投资期,给予相应的汇兑自由,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金融稳定器模式。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强化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机构的功能建设,加强管理并引入园区,建立类似美国纳斯达克场外产权交易(粉纸交易)模式,引导私募基金、海内外热钱直接购买挂牌交易的产权、股权,尤其是PE基金的权益交易,为私募基金提供一个合法而通畅的交易市场。既为民间资本开辟释放通道,也为创投资金提供了退出渠道。金融特区内设立政府专项种子基金,通过招投标方法,挑选有实力,市场化运作,专业团队管理的符合产业升级的PE投资基金以及创投私募基金,直接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大力培育一批深圳本土化的最终在国际市场有影响的知名PE管理公司,发挥政府启动市场的杠杆作用、示范效用,培养创投资金的明星企业,倾斜和扶持本土投融资服务企业。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允许和鼓励保险资金、信托资金进入品牌创投资金,允许银行平台销售创投基金。
深圳目前应该尽快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针对本提案的建议,组成专门课题组,吸纳有创新意识的民间学者和专业人士参加,拿出可行性报告,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孔维民 深商研究会 研究员 美国万通投资公司中国区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