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2047沙龙于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下午2:30在深圳福田田面创意设计工业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应邀参加2047沙龙的有:
任离、金心异、陈宏、张兴衍、邓盛华、王蔚明、范军、普军、呙中校、贺承军、王绍培、金敏华、李斌、于长江、刘晓、傅盛宁、魏达志、半求、张鹏、南云楼、于憬、孔维民、朱家良、牧春、老亨、苟骅、杨子熙、欧阳华南、徽剑、张云、郝纪柳、朱光明、李冰
议题:酝酿发起2047系列沙龙,成立虚拟的2047委员会
议程:
1、介绍2047创意来源(范军,10分钟)
2、我理解与支持的2047(老亨,15分钟)
3、典型案例一:从中央公园到2047(张兴衍,10分钟)
4、典型案例二:深港双城中轴线(牧春,10分钟)
5、自由发言:东部遐想、教堂……(原则上5分钟,总共一个小时)
6、媒体提问(20分钟)
7、2047委员会的初步构想(老亨,10分钟)
8、签名、照相(5分钟,会议结束)
主持人:老亨
老亨:我理解与支持的2047
A、民间组织稀缺,民间声音稀少,并且杂乱无序,民间声音无法有序上传监督落实,以中央公园为例;
B、政府决策无法合理咨询民间意见,往往是乌和听证,政府不是有选择性地邀请民意代表,就是不知道真正专业的民间意见领袖在哪里?有关学术机构、官方机构中真正有研究精神有真知灼见的人往往无法进入意见反馈程序。以19条为例;
C、深港共建国际性大都会,需要超乎寻常的创造性构想,这些构想是突破性的,是石破天惊式的,根本不可能为现有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所容纳,依照常规程序,这些构想在创意之初就可能被封杀,根本不可能进入研究程序,以因特虎十大创想为例,大创意往往需要一个小圈子来孵化;
D、深港交流互动在民间与官方之间需要一个韧带组织,这个韧带组织要是既要是民间的,具有独立的民间立场,又要能跟政府沟通;既要能源源不断地吸纳民间创意,又要能够将民间原发创意进行适当的专业把关和专业提升,使得一些幼稚但是不乏合理性的民间创意能因此孵化为政府决策;
深圳的崛起、深港的融合,是中国文明进程中的大事件,值得所有真正有历史感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社会菁英们进行用长时间、从大空间角度来进行观察与思考,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历史,因为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关于2047委员会的初步构想
A、 同样是民间声音,同样是民间组织,2047要比因特虎更正式、更专业、更具建设性,比深商研究会更具有含纳性,也更自由写意一些;
B、 加入2047委员会以合理建议为第一门槛,建议递交后首先在因特虎发表,然后视实际效果进入委员会评估;
C、 2047委员会原则上以50人为适宜,满员后每年轮换10%;
D、 每年发布1+N个2047报告(1个综合报告+N个单项报告),综合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每年采集的民间建议、建议提升情况、向政府递交建议的过程与落实情况、效果评估
2047委员会不是正式组织,只设召集人,官方信息在因特虎发布,常设办事机构暂时设在公众力咨询机构。委员不交纳会费,志愿服务,社会赞助或政府拨款可以通过深商研究会走帐,委托管理,专款专用。